福建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在哪里_福建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好玩吗
发布时间:22-03-01
浏览:168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展示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其中,二楼为综合主题馆,将根据闽台关系的“五缘”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分7部分设计布展。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馆,展厅面积2889平方米,将设立戏曲、民俗、建筑、工贸等专题内容,深入表现闽台关系。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游客休闲处和设备用房等。
实用信息
地址:福建泉州北清东路,西湖北侧
门票:无
开放时间:9:00-16:00(6月1日至9月30日为9:00-17:00;节假日正常开放)
交通:泉州市区内乘坐公交37、46、203路至闽台缘博物馆站下车。或乘坐公交17、21、22、26、27、33、602路至西湖公园站下车,往北走约1000米即到。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就在泉州市区内银行、加油站等旅游服务设施都很齐全。
住宿:泉州的宾馆酒店住宿非常方便,几乎可以在任何街道商业区能找到,在这里推荐两家比较有特色的客栈和两家比较经济实惠的宾馆。
旧馆驿
推荐理由:位于泉州开元寺所在的西街一条较为偏僻的巷子里,由传统的砖石四合院改造的小客栈,可以和熟知泉州掌故的年青客栈守夜人聊天,看连绵不断的红屋顶延伸到天际。只是客栈的格局比较狭小。
地址:泉州西街187号
价位:40元—120元不等
交通:新车站坐2路车开元寺站下,中心站40路车开元寺站下,从西街书店旁的小巷直入20米左转就是。若是找不到就拨打他们的电话,会有人去接。
时光栈
推荐理由:闽南特有的石头厝砌成的,坐落在东海新区泉州师范学院边柯厝村里。宁静田园的一个地方,骑自行车到海边只要五分钟,可以去蟳埔渔村买海鲜看古厝。如果不是着急赶路,这里能很好地感受质朴农家生活,在时光栈的后山是房东的小水库和小农场,可以去看摘水果,掏鸭蛋。
地址:泉州东海滨城柯厝村柯厝路138号
价位:床位 30元/人;单间 80元/间
交通:直接打车到泉州师范学院东海校区,到了大门口下车找辆摩托车就说到“时光栈”就可以了,从市中心过来的士费大概在20元内,摩托车3元。同时也有很多公交线路可以直接到达泉州师范学院:21路、1路、30路、8路、44路
名称:泉州宝洲宾馆
简介:2003年开业。位于中心市区繁华地段--宝洲路西段。
地址:泉州市宝洲路宝洲宾馆
价格:标准间 198元/间
名称:泉州宏洋宾馆
简介:地处泉州市商业、娱乐中心地段泉秀路。中心客运站近在咫尺。
地址:泉州泉秀路193号(中心客运站斜对面)
价格:普通大床房 58元/间
旅游小贴士
1、推荐线路:大厅→《同文同种同根生》壁画→“妈祖圣迹”玉石镶嵌屏风→入口→“闽台缘”序厅→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休息过道→开发同工→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结束语→出口
景区相关资料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展示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总投资1.8亿元,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分四层,面积为23332平方米,高度为43米。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规格、档次最高的一个广场,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宽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
博物馆展厅总面积为7355平方米。其中,二楼为综合主题馆,面积3466平方米,将根据闽台关系的“五缘”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分7部分设计布展。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馆,展厅面积2889平方米,将设立戏曲、民俗、建筑、工贸等专题内容,深入表现闽台关系。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游客休闲处和设备用房等。四楼为信息数字及研究中心。
博物馆分布
第一部分:远古家园———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闽台两地原始文化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
第二部分:血脉相亲———闽台两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
第三部分:隶属与共———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
第四部分:明清时期,数以百万计身强力壮的福建移民,渡台把宝岛从荒芜之地开发为富庶之区。
第五部分:文脉相承———今天台湾的方言、祭器、民间工艺、手工技术等,仍保留着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
第六部分:诸神同祀———福建移民赴台,带去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其祖庙皆在福建。
第七部分:风俗相通———台湾与福建尤其是闽南,风俗相通,习惯相同。
博物馆详解
进入闽台缘二楼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主题馆的前沿部分:一幅红色海峡两岸地图的漆画和四根雕刻威龙盘旋在上的柱子,头顶为立体感很强的蓝色天空图画。主题馆的第一个部分,呈现的是一幅远古家园的场景。海峡两岸一水之隔、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的地理渊源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是一座台湾海峡地形变迁示意模型。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看到海平面之下大陆与台湾岛的连接情形。当地球进入第四纪更新世冰河期间,也就是距今1.8万年前,地球气候急剧变冷,台湾海峡水面下降到最低位置,低于现在海面150米左右,于是海峡变通途,大陆古动物与古人类不断迁徙岛内,但冰期结束后,海平面又上升,重新形成台湾海峡。之后闽台两地先民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旁边是体现台湾岛和台湾海峡形成的七幅直观图。
接下来陈列的是体现这一时期在两地发现的古动物和古人类骨骼化石的图片和实物,其中有台湾桃园县大溪内栅、新竹县宝山、台南县左镇菜寮坑、高雄县四旗津、屏东县恒春等地发现中国犀牛、台湾古象、中国剑齿象、野牛、古鹿、野猪等化石。这些化石与福建三明万寿岩、漳州东山县海域、泉州石狮海域出土剑齿象、野牛、古鹿等古动物化石十分相似,属于同一动物群。台湾与福建古动物遗迹,形象地反映了新生代第四纪时,华南的古动物群通过海退后形成海峡陆桥,迁移台湾岛的结果。同时泉州渔民在台湾海峡深处捕捞上来的“右肱骨化石”被鉴定为是从大陆向台湾迁徙的早期人类,命名为“海峡人”。第一部分展厅还有一些内容则是大陆和台湾在不同时期文化的对比。 史前文化中,闽台先民创造了诸多原始文化。而台湾长滨文化和三明万寿岩文化以及漳州莲花池山文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长滨县出土的石片器、砾石偏锋砍器、细石器、手斧等文物,还有三明万寿山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工地面、排水沟等遗迹,漳州莲花池山出土的刮削器等遗物。这些遗物有一定地相似性,所以长滨文化的人类,可能来自华南地区。
台湾大坌坑文化与大陆新石器文化对比中,博物馆中陈列了台湾大坌坑出土的陶器残片、石斧等器物和平潭出土的大陆新石器文化时期的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两地出土的遗物,无论在器物形制、经济生活还是文化年代都非常相似,共同构成了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统一文化圈。
还有台湾圆山文化出土的石斧、石石段、石矛、石网坠和玉器等器物,福建长汀出土的大陆新石器文化的石抡、陶纺轮等,两者比较可发现台湾圆山文化的器物在形制上来源于祖国大陆东南地区。最后展出的是台湾凤鼻头文化和大陆新石器文化出土的器物。从两地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陶器中红陶、灰黑陶、黑陶及其后一度流行的彩陶序列上看,台湾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与华南古代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博物馆缘起
2004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泉州,在参观“闽台关系史博物馆”之后,特指示要新建一座“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站在加强对台工作的政治高度,根据当前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新形势,以及福建与台湾历史渊源关系做出的重要决策。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而且福建是台湾汉族主要祖籍地,2300多万台湾汉族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7.6%,祖籍泉州约有900万人,泉州和台湾经济来往、文化交流频繁,成为祖国大陆对台工作的前沿重地。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设在泉州,充分说明泉州在全国对台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
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工程建设,李长春同志百忙中多次关心工程进展,并作多次重要批示,中宣部、国台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委大力关心博物馆建设,给予业务指导和资金支持。省、市两级党委、政府集中力量,周密策划,狠抓落实。省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解决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问题。省委书记卢展工亲自审定主体建筑设计方案,强调以国家级博物馆的标准和站位,建设和管理好博物馆,以求工程确保质量争取荣获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省委指定原省委副书记何少川全程负责指导工程建设。泉州市委书记郑道溪亲自领导博物馆工程建设,市委巡视员骆灿堂具体把关,工程建设正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组织施工,顺利推进。
博物馆特色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是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性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基地,是以台湾基层民众为主要对象,以“反独促统”为目标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台宣传场所,同时也是研究闽台关系、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体建筑方案采用“天圆地方”设计理念 ,整座建筑浑然天成,较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成为泉州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主体建筑前的大型广场的规划建设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特色,以极富闽南建筑特色的红色为基本色调,充分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颜色,分隔出醒目的图案,远观如一张巨大的地毯,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
在展览艺术设计方面,为达到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和有特色博物馆的目标以及考虑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涉台博物馆,整个布展指导思想,从内容到形式突出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相结合,专家学者认可、观众喜闻乐见。
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目前祖国大陆唯一的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中宣部直接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博物馆亮点
作为首座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从工程建设到展厅布置,每一个步骤都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154.2亩,高度为43米,主体建筑面积为23332平方米,共分为4层: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和设备用房等;二楼为综合主题馆;三楼为专题馆;四楼为信息及研究中心办公室场所。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吸取了两岸建筑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博物馆。同时,博物馆的许多细致景观也非常吸引眼球。
主体建筑
“气势恢弘”是许多人看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时的第一感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四道斜阶斜穿屋面,不仅很好地凸显设计理念,而且成为主建筑“天圆”的馆顶到“地方”馆底平滑的过渡,达到了建筑美学的曲线美,成为该馆最鲜亮的“外衣”,非常抢眼。每道斜阶有108个台阶,可以直通馆顶的观景天台,纵览泉州市区全景。整座建筑充分利用红砖、白石,出色地体现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成为泉州标志性的建筑。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闽台建筑典范,该馆的中庭、走廊、客厅回廊等公共建筑都是采用闽南出砖入石的装饰技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建筑博物馆。
和平莲位置:博物馆顶
远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其顶部的金色和平莲显眼惊艳。这朵“和平莲”高6.2米、最大直径宽达4米,放置在馆顶非常醒目。远远望去与观景天台融为一体,就像一座闪耀的灯笼,而走近一看就是一朵金灿灿的莲花,常年在馆顶盛开,播撒着吉祥和平的福音。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设计之初,馆顶上直径达56米的观景天台被视为主体建筑的灵魂。为了让整座建筑更加光彩夺目,博物馆顶巨大的圆形观景天台采用了不锈钢网架结构,这在视觉上显得更加轻灵、飘逸,而观景天台内的“和平莲”则成为点睛之笔。
据悉,通向观景天台的屋面斜阶在设计时就充分运用儒家“万物归宗”的思想及闽南建筑特色,而“和平莲”的安置更加强化了这一理念,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渴盼和平、呼唤统一的心声。
一对九龙柱挺拔伫立,巨型水池微波荡漾,主体建筑前2万平方米的大型景观广场,大气美丽。该广场充分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特色,以极富闽南建筑特色的红色为基本色调,充分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颜色,分隔出醒目的图案,远观如一张巨大的地毯,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 其入口处的“九龙柱”,高19米、直径2米,是祖国大陆最高的一对“九龙柱”,柱上蟠龙腾飞,栩栩如生。“九龙柱”重达135吨,前面的卧碑宽12米、高2.5米、厚1米、重达70吨,由一块完整的砻石构成。这块卧碑与一对“九龙柱”构成一组寓意深远的景象,以“九龙吐珠”象征海峡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海峡两岸的关系坚如磐石。
中央是个长74米、宽18米的巨型水池,水面将主体建筑倒映在池中,非常壮观。这座大水池在设计时还特意将水池的源头抬高0.2米,因此注水会由里向外源源不断地流动,寓意两岸关系“源远流长”。
走近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最抢眼的要数二楼平台的两幅石壁雕了。这两幅长各16米、宽各4.5米的巨幅浮雕内,不仅容纳了海峡两岸共同瞩目的妈祖女神和泉州人文景观与著名史迹开元寺、东西塔、老君岩、泉州南音、拍胸舞等,而且还将台湾的高山族文化、阿里山民俗和鹿港古渡等尽收其中,让海峡两岸的同胞一走进博物馆参观时,就感到海峡两岸深厚的历史渊源,亲切感油然而生。
火药爆绘壁画“巨榕”位置:博物馆二楼中庭
泉籍旅美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成功爆绘了一幅巨型火药爆绘壁画。该画高18米、宽9米,面积达162平方米,创该类画世界之最,堪称是“世界最大火药爆绘壁画”。
这幅爆绘壁画题为《同文、同种、同根生》,是蔡国强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的献礼之作。画面由一棵大榕树及树根构成,用火药在特制的大麻纸上爆破,炙烧绘成画。作品后面运用现代化LED灯光艺术和现代化电脑技术控制,将180个百家姓显像在这幅壁画上,由电脑控制与榕树交映显现出奇妙的图腾。这幅壁画寓意深远,象征着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
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里,几大展馆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展现两岸源远流长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单一的展陈手段,综合展品、文字、模型、场景、音像等多元性展示手法,介入声、光、电等各种高科技手段,意实结合,动静相宜。
综合主题馆是整座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总面积达3466平方米。整个布展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闽台关系的“五缘”来设计,分七个部分共21个单元,87个项目。
其中,地缘、血缘、法缘和商缘单独各作一部分,即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功。而文缘由于内容较多,则分设三个部分,即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在这七部分前还设置了序厅,展示了古(清)代闽台的地图和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还通过“前言”对该馆所要展示的内容以及闽台两地深厚的“五缘”关系进行提示。在主题馆共展出了1500多件文物文献,这些珍贵的文物文献见证了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将再现闽台骨肉亲的种种历史场景。
综合主题馆的展览线长度10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