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在哪里_南普陀寺有什么好玩的
发布时间:24-12-12
浏览:3673
南普陀寺位于市区五老峰下,是闽南乃至全国闻名的佛教寺院。整个寺庙建筑群背依秀奇群峰,紧邻厦门大学。南普陀寺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末(1628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将军重建,因寺院是奉观音菩萨为主,又位在我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
南普院寺规模宏大,总占地25.8公倾,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从南到北主轴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四座,加上左右庑廊,钟楼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佛学院教室、养正院等。所有这些建筑依傍山势,层层托高,庄严肃穆。
南普陀寺香火旺盛,进香者与游人络绎不绝。南普陀寺内千手观音工艺精绝,藏经阁珍藏佛教文物丰富多彩。庙宇周围保留众多名人题刻,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南普陀寺后往上就是五老峰,登临远眺,山风海涛,尽收眼底。
每年农历的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观音诞的时候,南普陀寺内均会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众多善男信女手持燃香叩头跪拜,祈求健康和财富。在寺内,游客有机会品尝著名的南普陀寺素菜。
位于南普陀寺一侧的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在海内外久负盛名,是弘扬佛法、培养佛家弟子的摇篮。
天王殿
也称弥勒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
弥勒佛在印度是一尊头戴王冠、身体不胖的坐像,而在我国则成了手拿布袋体貌肥壮的光头和尚。据说他云游各地,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人们怎么逗他,他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
天王殿两侧是魁梧高大、英俊威武的四大天王。全身显得金碧辉煌。屋顶的剪瓷艺术,耐人欣赏。
大雄宝殿
是转逢和尚于1932年重建的,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琉璃石柱,雕梁画栋,庄严肃穆。主要供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尊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
释迦佛两旁,还有两位尊者,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堂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民间传说:古时有个老人,养了三个女儿,一天老人病了,需要人眼做药引子。大女和二女都不管,而小女自愿献出自己的眼睛,治好老人的病。此事感动了释迦牟尼,便创造了一个千手千眼观音来纪念她,并站在自己的面前。
大雄宝殿建筑,体现了"闽南佛殿"四大特点:一、墙上有"清影摇风"、"楚江秋吟"等山水花鸟画,和"神河沐浴"、"六年苦行"等释迦牟尼诞生故事的连环画。二、屋脊是弯月起翘、紫燕凌空,显得轻巧灵动。三、构造精巧,技艺讲究,屋脊嵌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凤凰展翅"等图案,都是剪瓷镶嵌而成。四、建筑材料取材本地花岗岩、青斗石,所有梁、柱、础、斗拱、栏干都独具特色。
大悲殿
建于清初,被火焚烧。1930年太虚和尚重建,1962年重修。大悲殿内奉祀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掌中各雕一只手眼。手上持多种法器,姿态不一,各臻其妙。大悲殿为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仰视藻井,别致美丽。
藏经阁
为两层文物楼。建于1936年。楼下是法堂,是僧人讲经说法的地方。二楼是玉佛宝殿,有缅甸玉佛28尊,并珍藏中外佛典经书数万卷。其中较为珍贵的有宋代《碛砂藏经》,明代《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花经》、《日本大藏经》等,还有唐代铜佛、宋代铜塔、明代观音菩萨施甘露像,以及高僧大德的墨宝。
1924年,南普陀寺由临济宗转逢和尚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会泉法师任第一任方丈。寺内有1925年创办的为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闽南佛学院。
1985年,佛学院重新办学,现设养正院、预科班、正科班,各为两年制,1992年起又增设二年研究班,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南普陀寺与厦门大学仅一墙之隔,却两种意境;"古朴与摩登并存,小和尚和大学生为邻。"